HOME Back

Use the

Planning a Trip to Japan?

Share your travel photos with us by hashtagging your images with #visitjapanjp

sg063 sg063

導覽 日本禪宗佛教和靜心冥想 日本的一些寺廟提供佛教靜心修行

聞名於世的日式冥想有助於促進身心靈的健康

冥想的歷史可追溯至禪宗的起源,原本是一種使人頓悟的途徑。研究顯示坐禪對健康好處多多,有助於排解焦慮和壓力。在像日本這樣的快步調國家中,冥想非常有助於放慢步調,體驗平心靜氣。坐禪並非日本人的專利。現在外國遊客也能在日本各地的修行地和佛寺,體驗這項流傳數百年的禪宗傳統。

日本佛教淵源

佛教是約在西元六世紀沿著絲路(古代的國際貿易要道),從中國和韓國傳入日本。神道教是日本的本土信仰,早在佛教之前就存在了,且據說是由古代自然崇拜演變而來。是藉由佛教的幫助,神道教才得以成形並發展,而大多數日本人也難以將自己界定為佛教或神道教的信徒,且會同時參拜佛教寺院和神道教神社。

禪宗是日本知名的佛教宗派,而日本文化的很多層面,不是深受禪宗影響,就是體現了禪宗的理念。日式庭園、茶道 甚至是武術,起源都可追溯至禪宗。

禪宗透過冥想,實現見性和開悟。禪宗的信徒並不倚賴強大的神靈,而是在禪師的指導下,明心見性。

 

寧靜的地方是最佳的冥想地點

 

冥想方式

冥想對健康好處多多。研究顯示,冥想有助於排解憂鬱和焦慮、消除壓力、改善睡眠品質,在某些情況下甚至可以治療慢性疼痛。若想瞭解禪宗和冥想方式,有名的日式冥想技巧「禪坐」是很好的切入點。禪坐的重點在於沉思與冥思,也是坐禪的基礎。

要進行禪坐,必須在一個安靜整潔的地方靜坐。靜坐時可採跪坐、蓮花坐或半蓮花坐,抬頭挺胸收下巴,然後盡力向天花板伸長您的頸部。禪坐時,應該自然放緩呼吸,且不要試著控制呼吸。如果出現雜念,應不帶批判任其來去,不去刻意思考或極力閃躲。

體驗日式冥想

在日本,人們經常會進行「攝心 (sesshin)」,也就是在寺院或中心集體冥想。如果想追求正宗的禪宗體驗,非到此一訪。

世界各地的許多遊客都會前往日本,造訪佛寺修習冥想。在標準的禪坐修行中,您將學到冥想的基本技巧,以及如何將禪融入日常生活。然後您將在專人指導下,寧靜祥和地於寺院中禪坐。課程結束後,通常會進行寺院參觀,或讓您體驗其他禪宗修行方式。

京都、奈良 鎌倉 都以禪寺聞名,當地的許多禪寺也都會提供冥想課程。仙台、大月等較鮮為人知的地方,也會提供這些課程。想要參加禪坐課程,通常需要預約,而且日本的很多地方也都支援英語教學(不過還是要視寺院而定)。有些地方每天都有開課,有些地方則是一週一堂課,所以出發前最好預先做點功課。幾乎所有禪寺內都有庭園,可供您在上課前後散心,以便順利進入冥想並保持專注。

 

禪意庭園是為了輔助冥想所設計的

 

禪意庭園

佛教僧侶開創了禪意庭園以平心靜氣,並讓進入冥想過程更順利。禪意庭園又稱日式枯山水,通常由碎石、細沙、苔蘚和樹叢所構成,而且岩石的擺放方式也非常講究。要打造一座禪意庭園,必須先將細沙和碎石用工具小心耙成螺旋紋狀或同心圓,再使用各種岩石來表現樹、火等元素。所用的平滑卵石都是自然風化,非人為加工。禪意庭園意在模仿自然本質,而非注重實用性或呈現自然外觀。最終造就寧靜祥和的園林景觀,促使觀者進入反思和冥想的狀態。

禪意庭園通常不大,且通常只能從庭園外的一隅觀察。日本最著名的禪意庭園,有鎌倉的光明寺和京都的龍安寺。世界遺產龍安寺 原先是一名富有貴族的私產,直到 1450 年才改建成禪寺。不過,這座知名庭園的由來和背後真正的寓意,仍是未解之謎。

 

寺院活動也包含書法和茶道

 

其他寺院體驗

除了參加冥想課程和參觀禪意庭園外,寺院也針對好奇的遊客推出了其他體驗。在日本全國各地寺院,都可以體驗茶道、抄經或宿坊(在寺院留宿)。

在日本,茶道文化與禪宗的關係可說密不可分。茶道源於禪,而實際儀式則深受禪宗影響。部分寺院會提供茶道課程,參加的遊客可先學習茶道的歷史和理念,再欣賞講師表演茶道,最後自己泡茶並品嘗。

抄經是門書寫佛教經文的藝術。儘管書法之美令人讚嘆,但要了解書法可不能只會欣賞。一筆一畫都要全神貫注,因此抄經是個需要細心和耐心的活動。很多寺院都會為有興趣的人開設抄經課。

最後,有些禪寺會有被稱為宿坊的住宿區,讓您可以真的在寺院過夜。宿坊最初僅開放給僧侶和朝聖者,但隨著對禪宗有興趣的人變多,越來越多寺院也願意讓外國遊客留宿。

所有資訊截至 2019 年 3 月止,皆正確無誤。

 

最新資訊可能有所不同,請查閱官方網站



* 本網頁資訊或因應新冠疫情有所更改。

您可能也會喜歡......

Please Choose Your Language

Browse the JNTO site in one of multiple langu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