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 the
Share your travel photos with us by hashtagging your images with #visitjapanjp
瀨戶內地區涵蓋瀨戶內海沿岸和 700 多座島嶼。當地憑藉溫和氣候、寧靜海灘與波光粼粼的湛藍海水,成為追尋自然意趣與閒適生活節奏的理想之地。
然而,這片純淨地帶卻面臨著人口減少、社群高齡化和環境退化等諸多嚴峻挑戰。儘管如此,在民間力量與創新合作模式的共同努力之下,瀨戶內成功轉型,成為永續復興的典範。
在瀨戶內的重生之路上,藝術扮演著重要角色。2010 年,首屆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將廢棄校舍、工廠遺址與無人問津的景觀重新打造為開放式展覽空間。這場藝術盛宴橫跨多座島嶼和場館,致敬當地自然與工業遺產的同時,瀨戶內地區也成功吸引外界的關注。
瀨戶內的復興是居民、地方政府與私營企業同心協力的成果。這種精神呼應了 2027 年國際園藝博覽會 (GREEN×EXPO 2027) 的副主題「齊心共進」(co-operation),展現來自多方的力量,使社群蓬勃發展。
小豆島:橄欖與生活的交織
走進小豆島橄欖公園,可欣賞到純白的希臘風車、連綿起伏的丘陵,還有一整片瀨戶內海的旖旎景緻,宛如一張地中海明信片,美不勝收。除了美景之外,橄欖公園更是日本成功培育橄欖的發祥地。如今,小豆島已經成為日本橄欖和橄欖油的主要產區。
漫步園中,會看到其中一種日本最古老的橄欖樹、馥郁芬芳的香草園,還可以前往橄欖紀念館,瞭解小豆島長達百年的橄欖種植歷史。島上隨處可見橄欖果實,人們將其用來做成霜淇淋、茶飲、咖哩、醬油,以及獲獎橄欖油和化妝品,「橄欖島」的美稱可說是名符其實。橄欖深深融入島民們的日常。整棵橄欖樹都有用途,枝葉可變成堆肥或牲畜飼料,樹苗則當作婚嫁、寶寶誕生,甚至入學典禮等人生重要階段的賀禮。
小豆島成為日本橄欖之都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橄欖產業不僅要與有價格優勢的進口產品激烈競爭,還需應對島嶼人口高齡化的嚴峻挑戰。為此,當地社群發起了「橄欖頂尖計畫」(Olive Top One Project) 等多項復興行動,著重研究、培訓與永續農業,全力守護小豆島的橄欖傳承。
豐島:從「垃圾島」變為綠色聖地
看著眼前的水稻梯田、柑橘林與草莓叢,實在難以想像豐島曾遭戲稱為日本的「垃圾島」。從 1970 年代末期至 1990 年代,此島西岸淪為數千噸工業廢棄物的非法傾倒場,對人類健康和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威脅。
但多虧後續 30 年民間行動與政府措施雙管齊下,合力清理廢棄物並修復生態,使豐島蛻變為鄉村復興的模範代表。如今,當地不僅出產優質草莓和橄欖油,更成為當代藝術樞紐。「豐島水稻梯田計畫」等項目成功重振傳統水稻種植法,作為現今的觀光賣點;而「橄欖基金」則致力於透過重新種植橄欖樹來修復受災區域。透過《心跳聲的檔案館》(Les Archives du Cœur) 裝置藝術,遊客可以錄製自己的心跳、聆聽他人的心臟律動,感受人與人之間無形的羈絆。
大崎上島柑橘林的創新之作
寧靜的大崎上島是日本主要檸檬產區廣島縣的一座島,只能乘船前往。當地以一種稀有檸檬品種聞名,果肉溫和清甜,連果皮都可食用。廣島檸檬火鍋是領略當地風味的好選擇:湯底清新濃郁,搭配一整鍋時令蔬菜與肉品,最上面則鋪滿新鮮檸檬片。
大崎上島正站在農業創新前沿,多家農場紛紛引入智慧科技,例如用感測器監測土壤溼度、溫度和作物健康。這類系統有助於改良灌溉與施肥,減少浪費同時提高產量。當地還計畫將無人機、機器人技術與物聯網解決方案帶入柑橘種植業。
永續發展亦是島上農業的重點,四季農場 (Shiki Farm) 便是其中的傑出模範。農場不只種有柑橘、香草和蔬菜,還會以手工釀製醬料和果醬,甚至將不要的果皮與枝條製成天然染料。遊客可參加染藝工作坊,製作色彩繽紛的杯墊和方巾。在大崎上島,創新與傳統相融共生,共同守護農業的永續未來。
犬島:以藝術之力重煥鄉土生機
犬島(岡山縣)佔地不大,島上居民不足 50 人,步行即可輕鬆遊覽。雖然面積狹小,但島上創新的環保意識生活方式,以及在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的表現,讓犬島成為耐人尋味的旅遊景點。
犬島生活植物園是展示當地實踐永續園藝的代表。植物園以修復人與自然的連結為核心,園內有色彩繽紛的菜畦、香草苗圃和花田。設施處處體現低環境影響理念,例如堆肥式廁所、太陽能溫室,以及透過土壤和礫石層層自然過濾廢水的露天廚房。這些都是長期工作,依靠親身實踐和開放式設計實現有機發展。
附近的犬島精煉所美術館堪稱復興典範。這座美術館由銅精煉廠遺址改建而成,引入植物濾水系統等生態科技,加上巧思設計,展現後工業景觀修復的可能性,獲得各界關注。
生活的酸,社群釀成酒:大三島「大家的酒莊」
大三島位於島波海道騎行路線上,島上神社、柑橘園和小漁村星羅棋布,備受矚目的伊東豐雄建築美術館也在這裡。這座島嶼曾是繁榮的柑橘重要產地,但在過去幾十年間,由於人口高齡化和農民數量減少而面臨發展困境。
大三島「大家的酒莊」創建於 2015 年,將廢棄的柑橘園改建為豐產的葡萄園,釀造 20 餘種葡萄酒,每一種皆是島嶼的獨特風土產物,蘊藏海風浸潤的微鹹滋味。莊園僅用當地有機肥料種植葡萄,例如鄰近養豬場的堆肥、碾碎的牡蠣殼和廢棄菇床,來做到產生最少的生態足跡。
大家的酒莊恰如其名,鼓勵島民不分年齡一起來種植、採收葡萄和體驗葡萄酒裝瓶過程。這樣的系統以共享勞動與合作為根基,展現眾人團結的力量。
重點整理
面對人口減少、環境破壞與經濟衰退的挑戰,瀨戶內各社群勇敢前行,積極應對。無論是橄欖培育、柑橘種植創新,還是社群共釀葡萄酒,這片土地都已證明,為實現共同目標而凝聚多方力量,能夠創造何種可能性,這也呼應了 2027 年國際園藝博覽會的副主題「齊心共進」。
©Expo 2027
Please Choose Your Language
Browse the JNTO site in one of multiple langu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