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悠久歷史、古老神話與絕美地貌於一身
大山隱岐國家公園位於本州西部的山陰地區,風光明媚,生態多樣,且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與宗教背景。公園橫跨鳥取、島根與岡山三縣,並分為大山和蒜山、隱岐群島、志摩半島,以及三瓶山等四個區域。
地貌歷史與神話淵源
此地特殊的地貌歷史可追溯至 2,600 萬年前,即日本群島首次與亞洲大陸分離之時。歷年來的火山噴發與熔岩流、各區域地表的隆起與沉降、海平面上升以及侵蝕作用共同雕琢了大山隱岐國家公園多樣的地貌。如今,園內擁有陡峭的山脈、廣闊的平原與海岸線,以及由懸崖峭壁、海蝕洞和深水灣組成的島嶼等特色地形。大部分區域的主要植被為天然森林與草原,其中生長著各種樹木、高山花卉和草類。此地也為許多昆蟲、魚類和鳥類提供了絕佳的棲身之所,瀕臨絕種的日本大鯢就棲息於公園內波光粼粼的溪流中。這種魚類是世界上最大的兩棲動物之一,身長可達 1.5 公尺。
根據著於西元第八世紀、日本最古老的編年史《古事記》與《日本書紀》,大山隱岐國家公園為出雲神話的發源地。於西元 733 年編纂完成的《出雲國風土記》亦收錄了著名的「國引神話」等地方軼事,此書更記載了當地居民在西元八世紀早期的政治、文化與信仰生活。
朝聖之地
「修驗道」為日本的傳統信仰之一,融合了泛靈論、神道信仰和佛教戒律等元素。最晚於西元第七或第八世紀起,園內的群山就成為了修驗道的主要修行地。修驗者長年居於山中,為提升精神力進行齋戒、祈禱,並忍受一切苦難。這種前往山中朝聖的習俗也在日後流傳到了民間。如今,來到大山隱岐國家公園的健行者可踏上古道,造訪先前朝聖者們修行的聖地。幾世紀以來,基於人們對群山的敬仰,無形之間也讓此地的森林與海岸線保留了其原始的生態環境。
大山隱岐國家公園擁有各式各樣的景點與活動。大山最高峰海拔為 1729 公尺,與仙丈岳、三德山均坐落於園區東部。這些聖山上皆保留著歷史悠久的登山步道,沿途生長著茂密的山毛櫸林,林間則散佈著小型神社與寺廟。前往大山的健行者可選擇參與當地的基層自然保育和復原計畫。冬季時,大山會被白雪覆蓋,成為滑雪和雪地健行的勝地。除了火山的活躍面貌,園內山區各景點也擁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由此獨一無二的體驗,深入探究日本的神話、歷史,與以自然為本的特有傳統精神。
眾神雲集之地
出雲大社位於公園西部,供奉著掌管山陰地區的神道神祇——大國主。每逢秋季,於農曆 10 月(通常為國曆 11 月)期間,日本神道教的眾神會在神社附近的沙灘一聚。若於此眾神雲集於的月份造訪出雲地區,可見到許多為崇敬神明而舉辦的祭典,日本人也相當喜歡前往出雲大社求取姻緣。附近的日御碕神社與美保神社周圍,更有著美麗的海岸風光。
島根半島與隱岐群島——壯觀的懸崖與海蝕洞
島根半島和隱岐群島有著傲視全日本的海岸景觀,其中包括知名的赤壁和加賀之潛戶(「潛戶」意為海蝕洞),以及日本最高的海蝕崖之一——壯觀的摩天崖。當地提供遊船,除了沿海岸觀光,也能進入一些較大的海蝕洞,而海上雙槳獨木舟與浮潛也是廣受歡迎的夏日活動。隱岐群島擁有壯觀的海岸岩層與多樣的地質層,現已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成為世界地質公園,這些島嶼同時也為本地的珍稀特有種——隱岐小鯢提供了棲息地。公園的近海水域亦為知名的海釣與賞魚景點。經島位於島根半島西側外海,島上棲息著大批黑尾鷗。
三瓶山區域
三瓶山位於公園最西端,是一座綠草如茵的休眠火山,山上遍布著許多溫泉名勝。此地與講述島根半島形成歷史的「國引神話」有著密切關係。約 4,000 年前於最後一次火山噴發時被埋入地底的古老森林,至今仍奇蹟似地保留了其原本的樣貌。
緊鄰公園的是兩座大型的淺層半鹹水湖——中海與宍道湖,皆以其蛤蜊類與候鳥而聞名,兩者也均屬「拉姆薩公約」濕地之一。歷史悠久的城下町松江市為日本茶道文化重鎮。全日本目前僅有 12 座天守保留了原始樣貌,貴為日本國寶的松江城天守便是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