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與故事

前往三陸復興國家公園的陸奧潮風步道,踏上復興之路

陸奧潮風步道的路線網整體長達 1,000 公里,沿著日本東北海岸興建而成,站在這條健行步道上,便可以遠眺數公里以外的景色。

修短的草皮往兩側的下坡延伸,直至我們身後的一整排木造小屋,接著沒入眼前陰暗崎嶇的峭壁。左手邊是枝葉相交的松樹林,樹幹朝著鹹鹹的海風深深彎下了腰,右手邊是一片青綠的草坪,一路向下延伸至一大片沙灘和一座小港口,幾艘白藍相間的船隻停泊於此,在靜謐的海水上隨波蕩漾。闔家出遊的遊客正放著風箏,另一群人剛結束戶外瑜珈課並捲著瑜珈墊,孩子們在人群間跑來跑去,開心不已。

我們的導遊町田直子小姐皺著眉告訴我們:「那棟建築物的指示牌所標示的,就是當時海嘯的浪高。」風吹著她的臉龐,她一邊將自己的短棕髮往後抓著,一邊指向海灘上方矗立的建築物。「當時 11 公尺高的巨浪衝上陸地,淹沒了一半的草坪。」

坐落於本州東北端,這個平和恬靜的景點位在八戶市外的種差海岸,亦是受日本 311 大地震侵襲的最北側地區。當年的地震是日本有紀錄以來規模最大的地震(規模為 9.0 至 9.1),更引發了席捲海岸的海嘯。海嘯的波浪高達 40 公尺,以駭人的速度衝向陸地,導致超過 1.5 萬人死亡,數十萬人流離失所。

事隔多年,當地仍在進行各種重建工作。然而,在經歷了如此大規模的災害後,修復所需要的不只是投入興建新建築和海岸防護工程。2013 年,當局沿著海岸線建構了三陸復興國家公園,其宗旨是保護自然環境,並向遊客介紹要如何以傳統方法,在大自然的豐富恩惠與危險之間取得平衡。
 
與此同時,陸奧潮風步道的各個路段亦陸續開放,並在 2019 年 6 月正式全面開放。此步道跨越四個縣,目的是為了在區域內推廣永續慢遊的旅行方式。

階上岳

整條路線分為 28 個路段,每個路段難度不一,平均需要大約 1 至 3 天才能走完一個路段,若要走完整條路線,則需要數週的時間。沿著種差海岸而建的八戶路段,是整條路線中最北且最短的路段,總長 16.5 公里,約一天的時間便可走完。第二個路段則是階上岳,總長近 34 公里,沿途需要攀上階上岳的山頂,全程需時超過兩天。路線中的所有路段均有步道相連,不過如果時間和體力不夠,部分路段亦提供往返巴士服務,例如總長 40.9 公里、全程需要三天才能走完的釜石路段。

種差海岸

步道中心是前往每個路段的門戶,駐有知識豐富、熱心助人的當地工作人員。這些遊客中心均提供各種旅遊小冊子,自然也是遊客彼此認識交流的空間。從仙台機場開車或搭乘計程車,只需 20 分鐘左右,便可抵達雅致的名取登山步道中心,輕鬆前往鹽竈-田子-仙台步道路段。此中心為陸奧潮風步道的遊客中心總部,提供關於這條步道的所有須知資訊,包括長程步道和步道文化。此外,步道最北端便是種差海岸資訊中心。

名取登山步道中心

町田小姐帶領我們從遊客中心走到港口,沿途經過了波平如鏡的海面,我們看到了水中的海星、海膽,還有一種沒人認得、形似蝸牛且長相奇怪的藍色團狀生物。町田小姐於是請當地漁民榮治郎館先生前來協助,館先生馬上便認出那是一隻很大的海兔。
 
我們接著安頓下來並享用了一頓美味午餐,包括口感細緻濃郁的海膽刺身和炭烤鯖魚,並與館先生談論起他在 311 大地震時的經歷。他說話時害羞地低頭看著自己的腳,當觸及嚴肅的話題時,他寬大的臉上便會展露一抹微笑。
「我的船不見了,所有漁船都通通不見了。」他緊張地笑了笑,雙腳不停地動來動去。「而且之後好一陣子都沒有魚可以抓,不過反正當時我們也在忙著重建。」
在政府的支援下,當地漁民在災難發生約一年後終於買到了新漁船和興建新的釣魚小屋。然而,海床上的殘駭仍對漁獲造成巨大的影響,導致漁穫量至今仍不及海嘯前的水準。
 
當我說失去漁船必定很痛苦時,館先生似乎褪去了緊張情緒。他做出日本人經常做的禮貌否認手勢,在臉前揮了揮手。「我覺得自己已經很幸運了。我現在已重操舊業,可以繼續捕魚,而且八戶這裡的狀況沒那麼嚴重,南部的災情更糟糕,能夠住在這裡已經讓我非常感恩了。」

沿著步道漫步,看到這裡令人屏息的美景,就不難理解他為何覺得自己很幸運。我們穿越開闊的草地,走過岸邊的森林,經過突出海岸的壯觀岩石,以及停滿漁船的美麗小港口。町田小姐指向一棵從岩石中長出的巨大櫻花樹,午後盛陽下,這棵巨樹展現枝繁葉茂的風采。
她指向一側說到:「有一條鐵路會經過這裡,春季時還會有特別的賞花列車。」她仰望著樹木,開心地咧嘴而笑。「但當地人都知道,在步道上更能近距離欣賞樹木。在這裡,可以坐在落下的花瓣堆上,一邊聞著花香,一邊享受免費的美景。」

接著,我們一路向南往北氣仙沼路段方向出發,沿途經過嶙峋的北山崎斷崖、延綿的淨土濱細緻沙灘,最後抵達氣仙沼這座位於宮城縣的小城市。這裡的漁民正從光潔閃亮的船隻上卸下漁獲,並將其運送到岸邊的一棟棟新建築物中。這座城市沒有老樹或舊建築,一片片的空地隨處可見,每隔一條街道就見到緩慢行駛著的施工車輛,看到這番景象,便能明白館先生為什麼說海嘯對南部造成了更嚴重的破壞。

淨土濱

來到北氣仙沼路段,導遊尼桑.安努 (Nishant Annu) 帶領我們在港口附近漫步,一邊解說這個市鎮的復興情況,時不時還打斷自己說話,向路過的人們打招呼。安努於 2014 年初次來到氣仙沼,當時是一位英文老師,現在則任職於氣仙沼觀光推進機構。這位喜歡棒球帽、滑板和衝浪的悠閒美國人,似乎讓人很難跟日本漁港聯想在一起,但他很快便在這座步調緩慢的好客城市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
 
「我住的公寓在港口附近,就在復興村旁邊,所謂復興村,就是為失去了店舖及廠房的當地企業而設的臨時場所。我那時不太會說日語,所以每晚都會去那裡吃晚餐,順便和當地人練習日語。」他停下來和路過的漁民打招呼,然後繼續說:「這裡的社區歸屬感很強,這也是我想留下來的原因。即使整座城市都化作一片廢墟,此處依然有一種特殊的人情味。」

北山崎

地震和海嘯的確讓氣仙沼成了一片廢墟。這場災難使翻覆的油輪漏油,洩漏的油污起火並使整座城市陷入毀滅性的大火之中,導致超過 1,000 人死亡,更有數以千計的居民流離失所。
 
安努告訴我們:「旅遊業對現階段的復興至關重要。當地社區一直都在努力振興漁業,但旅遊業也一直都是這裡很重要的產業。有了陸奧潮風步道等景點,便可以更容易吸引遊客到來,讓他們親自體驗當地生活,瞭解東北地方的獨特之處。」

小龜山

我們沿著步道向南離開市中心,再往內陸繞一小段路後,便抵達位於山頂的清涼院。上完參禪課程後,我們坐下來和住持與他的兒子一起聊天,兩個兒子也都是僧侶。這間寺廟可以說是當地的社區中心,裡面甚至有間卡拉 OK 室。震災發生後,僧侶們亦曾將寺廟開放給民眾作為避難所。
 
清涼院的住持是一位高壯的男子,與日本傳統和尚一樣剃了光頭。他告訴我們:「我們當時決定在那段時間內暫停所有佛教儀式,因為這裡的人們有著各種不同的宗教信仰,當務之急是讓大家感覺安全和舒適。」他還為我們倒了杯濃烈的咖啡(還笑著說:「如果晚點來,我會拿啤酒給你們喝」),一邊講述有趣的故事,時而又以渾厚的嗓音唱著相撲歌曲,讓我們大飽耳福。
 
他堅定地說:「我們不能抱持事不關己的態度,覺得自己是高人一等的聖人。我們和其他人一樣,也是這個社區的一分子,這比什麼都來的重要。」

在清涼院體驗了平靜冥想以及住持樸實的幽默感後,我們精神大振,離開了寺院並回到步道,沿著蜿蜒的海岸線往回走到伊豆大島,這座海灣中的島嶼擁有茂密的森林,與本島之間連接著一座嶄新的橋樑。安努告訴我們,在這座橋於 2019 年 4 月啟用之前,要坐船才能前往伊豆大島。
 
他解釋:「那場地震來襲,伊豆大島與本島之間的所有物資運輸通道都被切斷了。住在這裡的居民只能依靠空運的物資,因此需要等待良久才能獲得支援。」如今,巴士和單車在橋上來回穿梭,大人小孩在沙灘上盡情放鬆身心,而陸奧潮風步道上的遊客正前往各個觀景台,俯看牡蠣養殖浮棚在水面上輕輕飄蕩著。

種差海岸

來到船隻停泊區,我們登上了第四代牡蠣養殖戶小松武先生的船。他留著一頭剪得極短的頭髮、戴著眼鏡,看起來若有所思。他的家族是當地從事水產養殖的三大家族之一,在伊豆大島附近水域養殖魚類和貝類。
 
他告訴我們:「我非常感謝祖先選擇在這裡創業,而且我十分熱愛自己的工作,因為非常有趣!」
他原先沒有打算接手家族事業,而是選擇前往關東地區讀大學,畢業後到三十歲前的數年間,他都在東京當上班族。然而,他卻發現自己無法從工作中找到成就感,於是毅然決定帶著家人回到氣仙沼。他們那時很享受與陸地和海洋相鄰的新生活方式,不過在 311 大地震發生後,小松先生開始對未來的發展感到徬徨。
 
「大概過了一年,我才開始考慮再次回歸牡蠣養殖事業,接著又花了兩年才準備好所需的設備和環境條件。我捫心自問:我能做出放心讓自己小孩吃的食物嗎?我有沒有足夠的信心和安全感?當我的答案是肯定時,我才開始再次養殖牡蠣。」
 
小松先生從海中收起線,拉出水面的漁網中有著生長階段不一的牡蠣,包括附著在扇貝上的小牡蠣卵,以及大量與海藻和貽貝糾纏在一起、閃閃發光的牡蠣殼。他特別喜歡帶領學生團體四處參觀,向學生講解食物的來源,同時也樂於向遊客介紹氣仙沼周邊的自然美景和複雜的生態系統。
他將展示給我們看的牡蠣放回水中。只需一年的時間,這些牡蠣便已長得肥美鮮大,牡蠣殼在陽光的照射下更是閃閃發亮。「我對培育出『全日本最棒的牡蠣』沒有興趣,因為每個地區都會自然地產出屬於自己特色的品種。我想要養出能代表這個地區的牡蠣,同時顧及我工作的環境。」小松先生發動船隻並將我們送回岸邊,瞇起眼睛看著陽光。「生產優質牡蠣的關鍵養分,來自於大自然。」”
 
回到陸地,小松先生一家人招待我們享用了美味的燉牡蠣,這道菜由 Komatsu 笑臉迎人的妻子和調皮可愛的祖母燉製而成,裡面滿滿都是鮮嫩滑溜的牡蠣,而祖母更是不斷為我們盛飯添菜。享用過豐盛的大餐,我們元氣十足地揮手向 Komatsu 一家人和安努道別,準備出發前往下一個路段。

走在陸奧潮風步道上,我們得以一窺當地真實的復興現況,而不再只是閱讀新聞標題和冷冰冰的數字。隨著重建工程持續進行,當地人也努力建立並維護穩固的社群,以及同甘共苦的互助人際網絡。即使只造訪了短短數日,我們亦已融入了當地的人際網絡,這也是這條步道的真正目的:建立東北地方的社群,無論是來自何處的遊客,只要造訪這個充滿生命力又美麗的地區,都能成為地方復興過程中的一份子。

撰文:蕾貝卡.哈雷特 (Rebecca Hallett)

 

相關故事